【2014─2023──马来西亚股市"迷失十年"】

2014年到2023年,马来西亚股市经历了"迷失十年",不仅落後环球股市,在东南亚区域也掉车尾,表现惨不忍睹。

尽管一些老牌蓝筹仍可以派发丰厚股息,但是生意却无法继续成长,在新经济时代似乎手足无措。

外资流失,政治不稳定,企业竞争力下跌等多项因素,是造成外资持续流出大马股市主因。

外资大举撤出,本地投资机构孤掌难鸣,散户力量微不足道,政治动荡,贪污舞弊─是大马股市经历"迷失十年"的"病源"。

2014年至2023年间,富时马来西亚综合指数(FBMKLCI)下跌22.08%,显着落后于全球基准指数——如标准普尔500指数(+158.06%)丶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27.37%)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259.42%)等全球基准指数,以及中国沪深300指数(+47.26%)。

香港恒生指数表现更逊于吉隆坡综合指数,下跌26.86%。

█大马股市东盟国表现最差

在东盟范围内,吉隆坡综合指数表现逊于雅加达综合指数(+68.79%)丶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2.3%)及泰国证券交易所指数(+15.03%)。尽管吉隆坡综合指数在十年间录得负回报,但富时中型股70指数却实现了3.04%的增长。然而,涵盖全市场的吉隆坡EMAS指数则暴跌15.79%。

马币令吉汇率下跌,也是另一因素,2014年令吉兑美元是3.20,2024年是4.30至4.60,美好日子不再。

█外资持股年年减少

根据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的数据,2023年外国持股比例为19.5%,较往年出现显着下降。据新闻报道,外国持股比例在2007年4月曾达到27.5%的峰值。

"迷失十年"期间标志性事件包括:2015 年的 1Malaysia Development Bhd(1MDB)丑闻丶同年实施的消费税(GST),以及 2018 年恢复的销售与服务税(SST)。

此外,2018 至 2022 年期间,马来西亚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先後更换了四位首相,政局充满不确定性。

从 2014 年到 2023 年,马来西亚交易所的科技指数表现突出,受益於 2020 和 2021 年半导体上行周期以及电子产品出口的繁荣。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板块是工业产品与服务指数,截至 2023 年 12 月 28 日录得 22.54% 的正回报。虽然 2020 年 3 月的行动管制令(MCO)一度导致全国工厂停摆,但随着全球经济重启和出口需求增加,该板块迅速反弹,成为疫情复苏的主要受惠者。

█银行业迷失十年表现最好

"迷失十年"期间最好方投资板块,银行业是第一名,银行业在过去十年间大部分时间保持稳定,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CET1)维持在15%左右,股东权益回报率(ROE)在9%至11%之间,表现稳健但低于新加坡和印尼(新加坡银行2023年实现15%左右的ROE;印尼顶级银行则达到18%左右)。

2025年快结束了,大马股市表现也是差强人意,今年四月时遭关税政策重创,之後虽然收复部份失地,但是离高峰还是遥远。

大马股市到底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