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UWC集团(UWC 5292)於9月公布亮眼业绩後,本周四来自槟城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制造商 伟特机构(VITROX 0097) 也交出强劲季度报表,成为第二家报喜的半导体相关公司。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第三季(3QFY2025),伟特机构净利按年大增 54.6% 至 3470万令吉,去年同期为2245万令吉;营收则劲升 55.8% 至 2.2857亿令吉,创下历史新高。
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受惠於其两大业务——自动化电路板检测系统(ABI) 及 机器视觉系统(MVS) 的强劲需求。
早前,UWC同样报告强劲复苏。该公司位於槟城,主要提供精密钣金加工丶机械零件制造及组装服务。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第四季(4QFY2025),UWC净利按年飙升 近7倍 至 1646万令吉,营收则上升 43.5% 至 1.0879亿令吉。公司指出,表现改善主要受惠於半导体行业的回弹。

🔎 市场聚焦其他半导体公司
随着伟特机构与UWC集团报喜,投资者目光转向尚未公布业绩的同业。
预料下周将陆续公布业绩的包括:
前研科技(FRONTKN 0128)丶友尼森(UNISEM 5005) 及杜甫科技(DUFU 7233)。
至於 益纳利美昌(INARI 0166)丶腾达科技(PENTA 7160)丶正齐科技(MI 5286)丶马太平洋工业(MPI 3867) 及科仪科技(KESM 334) 则期将於下月公布季度报告。
📊 券商观点:行业已走出谷底,但仍需谨慎
CIMB证券 在最新报告指出,2023至2024年的行业低谷已过去,目前大部分科技公司产能利用率已超过 80%,订单表现稳健甚至有所改善。
不过,该行仍维持对半导体板块的「中性(Neutral)」评级,但偏好 自动化测试设备(ATE) 及 晶片封测(OSAT) 类企业,因其不受关税影响。
TA证券 亦持相似立场,虽然全球半导体销售预期将持续增长,但仍采取「审慎观望」态度,原因是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具潜在风险。
🌍 国际面:AI需求推动设备商乐观
美国晶片设备制造巨头 Lam Research Corp 近日亦释出正面信号。该公司预期第二季度营收将超越华尔街预期,主因是人工智能(AI)相关晶片的制造设备需求强劲。
⚠️ 行业挑战:美国贸易政策阴霾仍在
尽管基本面改善,马来西亚半导体板块今年仍走得不平。
今年4月,美国宣布对多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导致富时科技指数(Bursa Malaysia Tech Index) 当月大跌,目前年初至今仍下滑约 4.39%。
目前,出口至美国的马来西亚半导体产品仍享有关税豁免;但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扬言对进口晶片徵收 100%关税,令市场忧虑升温。
美国商务部正依据《232条款(Section 232)》进行调查,以评估半导体进口是否危及国家安全,报告预计将於 12月 公布。
🤝 政治外交面:安华与特朗普会晤受瞩目
接下来几天登场的 第47届东盟峰会(ASEAN Summit) 将成为关键观察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亲自出席,而我国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易卜拉欣已表示,届时将与特朗普讨论加强马美两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的合作。
此外,马美之间关於包括半导体在内的战略行业贸易协议,据安华早前透露,已在本周三进入最终协商阶段。
🧭 总结:复苏信号明确,但外部风险不容忽视
整体而言,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正显示出明显复苏迹象,尤其是在自动化测试与封测领域。然而,外部变数——尤其是美国贸易政策及关税风险——仍是影响未来行情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若美方政策保持稳定,加上AI需求持续推动晶片设备市场,2026财年或成为马来西亚半导体重拾成长动能的关键转折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