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会说话。
11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天猫的全球狂欢购物节,录得1682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成交总额,覆盖225个国家和地区。回想2009年首次推动「双十一」,销售额为0.52亿元,今天的数字是9年前的3000多倍。
其实,也不用比较那麽远的数据,2013年「双十一」交易额为352亿元;2015年为912亿元;以至今天的1682亿元。每隔一年,增长以倍数计。天猫的竞争对手京东在「双十一」那天也录得1271亿元的成交额。
「双十一」的背後是庞大的数据计算丶物流供应丶网上支付能力的结合。当天网上支付交易达14.8亿宗,同比增加41%,差不多每个中国人在「双十一」这一天在支付宝上完成多於一宗的交易。根据阿里云统计,在今年「双十一」支付高峰期,每秒有25.6万宗交易发生。在2009年每一秒仅有200宗成交,换句话说,支付速度在9年内提高了1280倍,相当惊人。
仅一天销售额惊人
虽然这些数字都是发生在一天里,但所代表的经济规模及消费力却值得大家深思,是寻找商机或投资机会的绝佳途径。1682亿元是个怎样的概念?内地房地产商龙头如恒大丶万科等,一年的总销售额约在2000亿至3000亿元之间,光是一个「双十一」的成交额,已等於它们全年销售的三分之二。网上支付和购物的平台背後是高科技的结合,但最受欢迎的商品除了手机外,几乎都是人们日常的家居用品丶衣服鞋袜等。即使有人在网上购买私人飞机,但始终是极少数,而听说这些大宗商品最後是取消订单的居多。
线上线下重大商机
网上购物必需透过物流和速递才能送到消费者手上,「双十一」的销售衍生出8亿个以上的快递。线上和线下都是重大商机,不过竞争这样激烈,如果不是规划最大的那几家龙头,存活率殊不乐观。今年消费最高的地区依序分别是广东省丶浙江省丶江苏省丶上海和北京。这些城市和地区都是中国经济改革30年的最大得益者,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者,居民的财富和购买力也是较领先的。
中国的经济实力排在世界第二,内需消费只占GDP的50%,与美国75%,甚至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尼达到的72%比较,中国的内需消费明显地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以「双十一」销售数字在过去9年的变化看,如果中国的消费市场以同样的模式推进,尽管增长百分比不可能这样每隔一年便翻倍,一个稳定而持续的增长率足可以让中国攀上世界一哥位置。
外资开始进入中国
在投资市场内,不时会听到中国崩溃的说法,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始终有保留。近期不约而同有众多国际金融机构或基金管理公司发表2018年看好中国股票市场,或用「进入中国」为主题的投资报告。原来这些机构一直没有真正进入中国市场,或者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观察了那麽长时间,又得到了数据的引证,再加上十九大後政治局势更加稳定,他们手里的现金这时才投放在中国。
投资所谓顺势而为,伺机而发,此其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