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祺博士〈公关小贴士〉专栏──
企业社会责任
大学生就业低薪谁的责任?

在公共关系这行业,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或简称CSR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也是一门公关艺术以达到组织与公众的和谐为目标。

它起源于公益慈善以协助弱势群体,后来有些企业机构抱着在商言商的心态而结合为社会营销(Societal Marketing),并为组织在做慈善之余也带来些好处。

处于公众的角度若以营销为出发点,难免会有被占便宜的感想。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较为平衡,被看成是个达到组织与公众双赢的字眼,故此普遍上CSR已被广泛接受。

上市公司的年报被规定在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分为四个主要地点,先从内部的工作场所开始,延续至市场,再扩展到社区,最终迈向可持续性的大环境。

上一篇的文章在两周前刊登后,不少热心人士及公司出于好意向我询问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与获聘低薪的问题。

过后也看到在朝与在野的政治人物也为大多数毕业生只获得少于1500令吉的月薪而大作文章,到底最后又能为这些社会新鲜人帮上什么忙呢?

很欣慰的看到不少公司在艰难时刻,联络上各大专学生就业事务处,并提供实习与就业机会,也有一些配合政府的PENJANA配套来协助毕业生达至重新技能(reskill)与提升技能(upskill),大家都在发挥CSR的效益。

当然也会有少数乘机浑水摸鱼,假借公益之名来帮弱势的毕业生,实际为获取大量的临时廉价劳工。明眼的就业事务处同僚都能看懂司马昭之心,只不过不宣而已。希望他们不要自以为聪明,众人都能轻易被蒙骗。

在为两间私立大专学府的公关学生讲解当前就业情况时,我都被问到同样的问题,到底是否要委屈的接受最低薪资?又或者寻求机会继续深造?

因人而异,我不能一概而论。无论如何,最终大家都要面对现实到社会工作,以为家庭获得三餐温饱。

我时常对学生以及自己的孩子说,我们做父母的都会老去。在某种程度上能让孩子在安逸的情况下完成学士学业,应该是父母的责任。至于能否继续进修硕士或博士,那要看孩子个人的造化。

在苛刻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我们难免会被迫接受1200令吉的最低薪资。很肯定的我们都不可能忠心于类似的公司,他们的思维并没有可持续性的存在,工人都会带着骑牛找马的心态吧!

除此之外,目前的工作情况并不限制受聘于某个固定机构,零工经济(Gig Economy)已是一股趋势,更有不少90后也逐渐形成斜杠世代(Gen-Slash)。

我也会鼓励孩子与学生们要长期维持提升自我价值的精神,除了不断提升工作技能,也要理解软技能(Soft Skill)的重要性。我们的价值并非在于那张文凭内的CGPA,它顶多只让我们进入这职场,雇主对于我们的赏识与珍惜我们为组织带来的效益最为重要。

最近CSR也逐渐演变为CSV,那就是企业共同价值(Corporate Shared Value)。以更全面的利益相关者作为考量而定下目标的CSV,肯定的会为社会带来可持续性的共赢局面。

企业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