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祺博士〈公关小贴士〉专栏─四月杪之升

首先,恭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健康及快乐!

欢度了天天都精彩的四月,今天终于迎来了五月的第一天。也开始踏入了我职场人生的另一个旅程碑。

就在前两个星期五下班前的两个小时,也是我60岁生日的前夕,即将强制性退休并升任为黄金公民的时刻,部门的同僚们特别安排了个告别讲座,任由我谈论任何课题。

在认定了目标参与者为共事多年的同僚与传媒系的研究生后,我与座谈委员会小组设定讲题为“在生活中寻求平衡:从军队到企业,最终学术界”(Striking a balance in life: From military to corporate, and finally academia)。

重点在于讲述我个人40年来在三个不同领域的职场上达至工作与家庭生活中的平衡点。

毕竟在学术界教学从事研究及教学多年,必定会先为关键词“平衡”寻求定义。而后才把它带入不同的场合并加以细审。

起步为后实证主义者的我当然会借用纯科学的宇宙法则来分析平衡,因地心引力真正平衡必须是达至与海平面平行。依据本体论(ontology)这观点纯粹属于现实主义(realism)。

传媒系主要是在人文及社会科学占据一席,当中不乏解释主义者。我当然理解常有这所谓的“第一世界观”与“第二世界观”之争论。他们的观点出自于相对主义(relativism)并对“平衡”视为多重含义的。

讲述了一个多小时与我非常切身的点点滴滴后,我又如何在当中达至平衡呢?我只能说不偏向哪一个极端,并从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m)角度把它总结为无时无刻沿着连续线上不断稳健进取。

在我这告别讲座的前后,全球各国也正为新冠病毒“共存”或“清零”争论不休。也有留意到那六分钟的《四月之声》影片在民间引起巨大回响,这肯定是可以被运用为传播理论课堂里的应时教材之一。

四十名博士生当中有三十七位是中国学生,我多次强调大家务必从学术角度来思考,不要讨论政治立场。一个事件的引发可从多个传播理论来参考,比如静音群体理论丶启动理论丶议程设置理论丶又或者框架理论等。

大家必须接受不同观点并开拓视野。借用郑丁贤兄的文章,鼓励大家尽量吸纳不同角度来源的讯息,不要成为愚民或者死忠。当然这当中回避不了各国的国情不一,立场也因而互相违异,这都再正常不过。

我国已设定立场与病毒共存,就在四月杪卫生部率先颁发从今天5月1日起防疫措施进一步放宽,教育部紧接着公布老师与学生强制性返回学校上课,人力资源部敲定落实1500令吉最低薪金制。

各个政府部门的指令相信会陆续有来。民众也联想两星期后夜店的禁令将会解除,一切将提升经济效应的讯息都在期待中。

老祖宗说“大疫不过三年”。打从2019年杪到今天已有两年半的光景,相信大好日子应该即将到来,生活水平也随即提升。期待疫情早日结束,一切重新开始。

张炳祺博士〈公关小贴士〉专栏

张炳祺博士〈公关小贴士〉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