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祺博士〈公关小贴士专栏〉─国家原则:国民团结的基石

每当踏入8月与9月的时刻,又要在传媒里忙碌一番了。

是的,8月31日是马来亚独立日,而9月16日是马来西亚成立日。大多数居住在半岛的我们都把8月31日称为国庆日,早期大家都对9月16日这大节日是有所忽略的。

配合8月份的到来,吉隆坡皇家博物馆(Muzium Diraja Kuala Lumpur)在网上举办了四场小组座谈会。这一系列的活动是由国立大学与玛拉大学联合协办。

我是受邀在第二场的座谈会担任主持人(moderator),受邀嘉宾可是两位大咖,一是初次见面在玛拉大学拥有34年资历的政策治理学教授,二是与我再熟悉不过的国大族群研究所所长拿督三苏·安里特级教授。

在三小时里谈论的课题是 Rukun Negara Asas Penyatuan Masyarakat,华文翻译可说应该是“国家原则:社会统一的基石。”

在介绍了两名嘉宾后,我先提出两个字眼的疑点,那就是satu(一)和padu(坚硬)。为何这次的题目用penyatuan(统一),而不是我们时常提倡的perpaduan(团结)呢?

首先我请玛拉大学教授讲解《国家原则》的起源。他用了一个小时来追溯历史,很细腻的讲解51年前由最高元首推介这至高无上意识形态精神的《国家原则》,源自于应对1969年513种族事件引起的国家安全问题。我们必须坚持这精神以永恒延续和谐相处的多元社会。

接着,也是国家团结部顾问的拿督三苏特级教授在他的开场白直接说出他的不满。大家在朗读《国家原则》的时刻,是否有阅读原则的前言及体会这精神的内涵。

他老人家强调“团结”必须领先一切,接着一一讲解五大原则的精神里包涵着五大重点。这就是perpaduan(团结)丶demokratik(民主)丶adil dan saksama(公平及公正)丶satu cara liberal(一个自由方式)丶及达至masyarakat progresif(进步的社会)。

马来西亚的DNA与某些邻国不一样,他们执行的是同化政策,而我国执行的是很多国家都赞扬的多元团结政策。很遗憾的,我国包含着各族群的公民大多数都身在福中不知福。

大师就是大师。这特级教授单单就“团结”这概念以半学术性的简单化丶机械化丶以及字面化来解释得非常细致,并描述得既具体又传神,让大家听出耳油。

团结(Perpaduan)是大家不断在追求的,一体(Kesepaduan)是大家正在共享的,整合(Penyatupaduan)是大家必须永远努力达成的。

我国国民无可否认已是多元一体,国家兴旺就得依赖各族群在这国土上整合重组丶携手存续发展。

在国民团结这课题上,大家都有必要了解只能长期不断努力于过程(proses),而目的(destinasi)却是永无止境的。。。。。。

在问答环节时间,我与两位嘉宾搭配的非常好。大家都崇尚“同中存异丶异中求同”的精神。

我给两位嘉宾做总结时,玛拉大学教授很规矩的浓缩了他分享的要点。拿督三苏特级教授就有一点小调皮,不经意的问我:“张博士,谁是我国最大的moderator?”当时是有点暗爽:“这不就是我正在为这座谈会里扮演的角色吗?”但还是很规矩的在这公众场合里说:“我正向特级教授虚心受教。”

他就看穿我不懂是谁,“这位就是我国的最高元首啦!” 我当下就高呼:“Kesetiaan kepada Raja dan Negara!”

在宪政危机时刻,陛下正为国民主持公正,秉持着这五大原则,好让普罗大众都能安安稳稳及团结和谐的生活下去。

信奉上苍丶忠于君国丶维护宪法丶尊崇法治丶培养德行。

(注:第九任首相人选已尘埃落定,政客们也是时候反省了吧!)

张炳祺博士〈公关小贴士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