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EV)大量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已经对本地汽车行业带来强烈冲击,消费人有便宜车买,但是车商却是瑟瑟发抖。
BYD海豹SEAL车型刚刚对市场投下下颗震撼弹,配合推出SEAL 7,已推出市场的SEAL 6折扣近RM60,000,以RM100,000起跳开卖。
其BYD Seal 6 Dynamic售价RM100,000,BYD Seal 6 Premium售价 RM115,800,BYD出这大招,本地车商似乎更难招架。
就是凭藉税务豁免与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中国品牌迅速抢占市占率,导致本地汽车集团销售与盈利下滑。
虽然截至今年七月底,EV仅占全国汽车总销量(TIV)的4.2%,但冲击已经显而易见。
汽车股在大马股市一度深受投资者喜爱,如今却因盈利下降股价重挫。再加上销售与服务税(SST)调高丶新车销售前景不明,以及年底起取消10万令吉进口EV底价,加上即将调整的CKD组装车消费税,市场担忧未来压力进一步加剧。

柏马汽车(BAUTO ) :从明星股到11年新低
柏马汽车(Bermaz Auto,BAUTO,5085)长期以来是基金宠儿,如今却跌落神坛。
该公司2025财政年净利大跌逾50%至1亿5360万令吉;截至7月底第一季更惨烈,净利按年暴跌88%至823万令吉,创下2020年以来最低季度盈利。
柏马指出,部分马自达(Mazda)车款进入产品周期尾声,加上中国品牌「低价策略」涌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股价方面,柏马自去年8月高点RM2.40跌至五十二周新低61仙,创11年新低,市值蒸发24亿令吉。
上周五(9月26日)报68仙,虽有回弹,仍然惨不堪言。
多家研究机构,包括丰隆投行与CGS国际,皆下调评级至「卖出」或「减持」。
研究报告一致认为:MAZDA与起亚(KIA)销售量受中国品牌分流,未来两年新款车型推出前,柏马销量与盈利恐持续低迷。

森那美(SIME ):中马两线作战
即使是体量庞大的森那美(Sime 4197),也难逃中国EV价格战。
在中国,森那美汽车部门为BMW丶MINI与Rolls-Royce主要经销商,2025财年亏损扩大至1亿4000万令吉,原因是中国EV市场折扣战仍未停歇。
森那美汽车常务董事Andrew Basham坦言,中国市场折扣幅度高达三成以上,虽然监管单位呼吁「停战」,但恢复仍需时间。
回到马来西亚,森那美汽车部门税前盈利按年减半至2亿9300万令吉。即使与比亚迪(BYD)合作,销售全马最畅销的电动车,依旧难抵行业逆风。
股价方面,该股去年5月触顶RM2.65,8月11日跌至RM1.51,创五年新低。不过近期反弹至RM2.26,股价表现算是汽车股之中最好。。

传统汽车集团同样受压

东方实业(Oriental 4006):主打Honda,汽车部门上半年营业盈利下跌25.8%,股价年初至今小跌2%。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开始销售BYD汽车後,零售业务盈利略有提升。
MBM资源(MBMR,5983):Perodua代理商,股价今年下跌近12%。
合成实业(Hap Seng,HAPSENG,3034):大马Mercedes-Benz主要经销商,上半年汽车部门盈利按年暴跌38%,股价年初至今下跌23%。
多元重工(DRBHCOM,1619):股价曾跌至16年新低59.2仙,目前反弹至RM1.05,今年累跌近10%。
陈唱摩哆(Tan Chong,4405):今年逆势上涨28%,原因是市场憧憬其资产变现。该公司引进中国品牌五菱(Wuling),以「TQ Wuling」名义进军大马市场。
最新股价60.5仙,股价上涨很短暂,属於昙花一现,最新季度业绩亏损,又把股价拉低。
销售与市场情绪脱节
虽然EV渗透率仅4.2%,但汽车业寒意已至。分析员认为,随着燃油补贴合理化,EV采用率将加快。
不过,平价车款需求仍被看好。若年底实施本地组装车消费税新制,Kenanga预期销售或增加10%至30%,Perodua将是最大受惠者。
至於高端车市场,投行预料上层M40与T15群体可能延後换车,甚至转向小车丶混合动力或EV以降低油费。家庭支出还将受燃油丶电费上涨影响,部分安装太阳能的消费者或加速转向EV。
分析员观察
中国电动车来势汹汹,本地车商正面对产品周期丶税制调整与消费者习惯转变三重压力。
投资角度看,传统汽车股估值普遍落入单位数本益比,显示市场悲观情绪已反映。唯有少数如Tan Chong,凭资产题材支撑股价。
短期内,本地汽车板块仍将挣扎;长期来看,谁能与中国品牌合作丶快速调整产品策略,谁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