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资产遭抛售元凶

投资者正争相抛售新兴市场的股丶滙丶债,市况一片惨烈。马来西亚是新兴市场之一,过去几个月来,股汇债一片抛售风,外界对此的普遍解释,是美国利率上升,美元又走强,再加上环球贸易战的担忧升温,成为市场下跌的元凶。

马来西亚的情况,还要再算一笔,就是五零九改朝换代後,外资对大马信心不足。

然而,以上的原因,不是全相,是次的下挫,归根究柢其实与全球贸易放缓大有关系。

从历史上看,新兴市场货币和主权债的息差,与全球贸易增长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来自美国的需求持续走强,但事实上,自今年以来,全球贸易和新兴市场制造业活动一直在减速。最新数据证明了全球贸易有恶化的迹象:在中国,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数由5月份的51.2,降至6月份的49.8,反映其他国家的需求渐渐放缓,同时新订单和旧有订单的数量也有所下降。

这种情况也见於韩国,当地6月份的出口意外录得降幅。部分原因是一次性的因素所致,例如工作日数减少,但别忘记,韩国是中国电脑晶片和其他组件的主要供应商,占其出口高达四分之一。

而韩国的数据比多数国家都来得较早宣布,可以视为全球贸易健康指标的风向仪。

中国已采取措施刺激经济

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例如在许多原材料和商品的进口量已大幅减少。虽然消费品丶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口依然强劲,但这些行业的进口量能否保持强劲,则属疑问。5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工业生产丶零售销售和固定资产投资都令人失望,而一线城市的房价又录得按年下跌,与楼价亦步亦趋的建筑行业,很可能也会见到放缓。

到目前为止,中国当局已采取一些行动以应付经济放缓,例如逐步下调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一些行政措施也见放宽,但整体上信贷和财政的开支都在萎缩。中国在岸及离岸公司债券的孳息已升至近年新高,银行贷款利率也在上升,同时贷款的审批率却在下降。毫无疑问,如果经济真的出现放缓,中国必会出手刺激经济。但事实告诉大家,除了美国之外,全球经济的确在放缓。

如果中国政府果真出手刺激经济,人民币的走势恐怕会进一步贬值。在对上一次,即2015年8月人民币大幅度地贬值时,一度为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恐慌。人民币贬值引发了大量资本由中国外流,亦打击投资市场的信心。幸好到了今天,中国的资本管制比2015年的时候更加严格,这为当局提供了转身的馀地。

特朗普经济与贸易主张相违背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战步步升级,也令市场忧心忡忡。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价值不到2000亿美元,相较之下,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总额则高达5250亿美元。显然,人民币稍有任何贬值,都会惹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强烈不满。保护主义愈来愈受美国选民的欢迎,情况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之间更甚。特朗普打着保护主义的旗帜而获选上台,现在只是履行其竞选承诺,试图减少对美国的贸易逆差。

特朗普的大计能否成功是一回事,但他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其贸易主张完全不一致,甚至有自相矛盾之嫌,却值得市场留意。特朗普推行的财政刺激措施,理应会推动美国的需求,从而刺激更多进口货品及服务。而经济趋热,将促使联储局更积极地加息,导致美元走强。这一切一切其实都会导致贸易逆差扩大。中期而言,美元将要为此付出代价,并由目前的高位回落。

短期内,美元走强,毫无疑问将会增加新兴市场的融资及还债成本,导致资本从新兴市场流走。

目前新兴市场的外币债务中,有高达80%仍是以美元计价。而撇除中国,若以债务占GDP和占出口的比重来看,新兴市场的美元债务回复至1990年代末期的水平。

近年新兴市场愈来愈多以本币发债,也使形势更加复杂。因为一旦新兴市场央行加息,虽可以防止货币暴跌,然而,较高的利率也会令一些以当地货币融资的企业,承受较高的还债成本。

新兴市场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於全球贸易周期触底和中国经济增长稳定。在这两大条件未出现之前,新兴市场的资产相信会持续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