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股市幸好有公积金局(EPF),国民投资机构(PNB)和朝圣基金局等政府基金,手上有数千亿令吉基金,可以稳定股市稳定,最近日本三菱UFJ集团(MUFG)卖出来的联昌国际(CIMB)大批股票,就因为有公积金局和国民投资机构接手,才免於一轮大跌。
联昌国际首席执行员东姑再弗鲁披露,日本银行集团卖出的CIMB股票共有4亿1250万股,售价介於6.15-6.30令吉之间,接手的正是EPF和PNB。
有些企业家,拥有过人能力,加入一家上市公司,可以让公司脱胎换骨,让生意赚钱,创造公司价值,最终是带动股价上涨。
美国华尔街有很多这类"才华型CEO",TESLA电动车老板ELON MUSK就是典型例子,他入主TESLA时,TESLA股价还在20美元以下,如今股价是341美元。马来西亚企业界有没有这样点石成金的企业家呢?
有一名企业家,他加入过几家上市公司成为大股东之一,参与策略布署。其中一家公司,经历数年成长,市值从二零零九年的1亿5700万令吉,成长至目前的6亿2900万令吉。
这名低调的人物,同时出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在企业界享有盛名。《九点股票》星期天特别回馈白金会员,整理这名企业家最新动向,他和另一名企业家伙伴,成为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之一。
他可能带来什麽改变呢?这家小型公司,具有脱胎换骨的先天条件吗?
荷兰人在2016年1月,把旗下炼油公司蚬売(SHELL)的51%股权,卖给中国恒源集团,当时蚬売是以每股1.92令吉价格出让,事隔二十一个月,回看这宗交易,很多人会问,荷兰人是不是头売坏了,竟以如此低价卖掉蚬売?
蚬売卖给中国人後,蚬売改名为恒源国际(HENGYUAN 4324),股价也由当时的3.80-4.00令吉一路上涨至目前的7.80-8.30令吉之间的水平,为什麽荷兰蚬売会以如此"廉价",卖掉大马蚬売炼油业务和上市公司的売呢?中国恒源到底凭什麽秘诀,检了一个"大便宜"?
恒源在去年一月成功以6630万美元(马币2亿8177万令吉)的代价,拿下大马蚬売51%股权,直接控制它的炼油业务,不包括大马蚬売油站;尽管不包括蚬売油站零售网,恒源仍狂赚。
想一想,1.90令吉买的SHELL,如今变成8.00的恒源HENGYUAN,中国人到底是给荷兰人吃了什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