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前的必要准备
超实用投资检查清单

作者:九點神功

投资检查清单是从自己的投资体系中总结出来的,自己运用的。可能与很多人的想法不一样,仅供参考,如果觉得无理,一笑了之即可。

发现准备投资企业

自己不断看新闻丶资料或者与人交流,找到可能有兴趣投资的企业。能够引起我们投资兴趣的企业,往往是需要缘分的,珍惜这种缘分。尤其要特别注意黑天鹅事件的发生,问问有什麽企业可能被打击得很厉害,会可能出现投资机会吗?把这种思考模式变成自己的直觉反应模式。

找到招股说明书丶年报丶研究报告及其他投资者对企业的分析资料。

分析品类历史

若是多品类,需要了解多个品类发展的历史,若单品类,就了解一个品类的历史。

品类的历史可以从一些产业发展史丶企业与企业家传记中去了解。一定要明白产业与品类不完全相同,很可能产业不怎麽样,但品类或者品类的某个特性生机勃勃。就算钢铁产业,也可能出现值得投资的某个细分品类。

投资者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品类,多读历史,平时多做准备。

品类的历史需要了解,过去品类是怎麽演化的,哪些特性曾经比较重要,为什麽? 品类发展历史上,有哪些企业曾经辉煌过,又後来是如何衰弱的。

了解品类的现状

查看招股说明书丶年报丶研究报告。无论招股说明书多麽老,都要挖出来看看。 确定当前品类的核心特性是什麽?品类与竞争品类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品类内部与品类之间的竞争对手都有哪些?明确品类所处的发展阶段。

分析企业占据品类特性的可能性丶稳定性与持续性

企业有没有占据品类特性,占据何种特性,竞争对手又有没有占据特性,占据何种特性? 是很多企业一起占据一个特性,还是已经形成了产业的领导者?

产品特性能演化为市场特性吗? 产品特性会不会迅速改变?

反向思考,如果企业占据不了产品特性,那哪个企业可能会占领?为什麽?

分析商业模式

企业如何处理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激励利益相关者?如何营利?与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差别在何处?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并不在於独特性,而是在於是否能够把握品类与特性机会,是否能够摆平利益相关者,并让自己很好的营利。

产品丶消费者与品牌验证

查看与试用公司的产品,观察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 查看一些网站对此企业的统计数据。

观看企业所有的广告与公关资料,看看企业是如何进行品牌建设的,判断品牌建设与品类发展阶段的一致性。

管理层与员工验证

找到所有可能的企业领导人资料,观察其采访丶閲读其关於企业发展的文章丶看其对企业战略的理解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问自己两个问题:如果我是 CEO,我会怎麽做?如果我是创业者,有没有新的品类机会供我抓住?

如果有可能,看看员工对自己企业的看法,仅仅了解看法,不用关心其具体判断,感受可能的企业文化。

财务数据验证

查看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历史财务数据和现在的财务数据,确定是否支持前面的定性分析与判断?如果不符合,想想为什麽?是分析错了?还是因为总体因素的影响,使得数据失真?

是否有财务造假的历史,如果有,一票否决。财务数据先看 ROE,再看资产质量丶利润质量,然後看资产负债率丶毛利率丶自由现金流等。

有无出现投资机会

透过以上分析,确定企业内在价值可能的范围,如果觉得理解不了,确定不了,放弃。

找出企业历史的估值情况,作为投资参考。 当前市场估值有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远远低估?如果有,而且上面分析符合我们的逻辑,那麽可以考虑买入,越低估丶越买。如果没,则继续等待。

也需要看看竞争对手的历史估值情况,可能对手出现了可以买入的机会。

投资机会应该建立在至少翻倍的基础上,而不是只能涨几个甚至几十个百分点。

追踪

一季度丶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跨度,对企业进行追踪。看企业是否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进步,是不是品类发展有很大的变化。

如果财务数据没有像期望的那样,多思考为什麽?如果发现追踪的企业,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放弃企业。

再次确定投资机会

透过分析与追踪,如果企业竞争优势判断的逻辑不变,而又处於好的投资机会,那麽可以考虑加大买入。

等待卖出机会

一般情况下不随便卖出,除非企业远远高估丶企业竞争优势的判断发生了重大改变丶企业胡乱多元化放弃本应该抓住的机会。

谁也不知道什麽时候会涨到最高点,最好采用分批卖出的方法。

不断更新与重温自己关注的企业,寻找新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