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流量不足利息开销过重 多条收费大道摆上货架求售

九十年代至二千年代,赢得收费大道经营权是"特权公司"赚取惊人财富的"秘诀",建高速公路,然後收过路费几十年,就如印钞票。

当年能赢得收费大道经营权的企业家或财团,必须有强大政治关系,"认识谁"是最重要敲门砖。

然而,随政治格局改变,收费大道数量暴增,车流量不足支撑庞大营运开销和银行利息,一些车流量少的收费大道竟成为负担息包袱,国内多条收费大道摆上货架求售。

熟悉收费大道营运状况的人士说:「最好的时光过去了。」

不过,部份收费大道车流量足够,营运商仍然大有赚头,这些大道就没有求售压力。

摆上货架求售的收费大道包括Prolintas控股(Projek Lintasan Kota Holdings)正在寻找新股东认购部份股权。

这家於产托形式上市的大道管理公司旗下大道包括加影外环大道(SILK)丶牙直利走廊大道(GCE)丶哥文宁莎阿南大道(LKSA)丶安邦-吉隆坡高架大道(AKLEH)。

EKVE大道。

此外,拥有东巴生谷大道(EKVE)的登嘉楼上市公司阿末查基资源(AZRB 7078),也正在找买家。

拥有吉隆坡瓜雪大道(LATAR)的高峰建筑(BPURI 5932);拥有SKVE大道的SKVE控股;柔佛士乃迪沙鲁大道营运商SENAI DESAR大道有限公司,这几家公司都在找买家接盘手上收费大道营运权。

阿末查基资源承建及营运的EKVE大道接通双溪龙至安邦优景高原,完工日期数度延後,原本是今年五月完工如今展至七月,预计十月份才能开始收费。

承建和营运EKVE大道对阿末查基资源造成庞大财务压力,截至今年三月首九个月,阿末查基资源仅录得净利133万令吉,。

在这期间,阿末查基资源的金融利息开销高达3608万令吉,该公司长期贷款高25亿3000万令吉,短期贷款是2亿8256万令吉,手上现金3亿7252万令吉。

阿末查基资源多年来都被视为是"政治股",与巫统及国阵领袖关系密切。

高峰建筑有意卖LATAR大道

LATAR已通車數年。

经营吉隆坡瓜雪大道(LATAR)的高峰建筑多年来由丹斯里郑福成和家族成员掌管,不过去年引进新大股东蔡振东之後,郑家股权减至9%,蔡氏受委为董事经理及首席执行员,持有高峰建筑25%股权。

高峰建筑手上现金有1462万令吉,加上定期存款523万令吉,长期贷款是2亿764万令吉,短期贷款1亿2344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