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5G成中美大战主角

中美贸易战开打半年来,主次战场逐渐明朗,大豆丶钢铝丶汽车等关税争拗均非重点,主宰两者未来国运的5G技术才是必争之地,当中涉及军事优势丶产业升级及网络话语权三大范畴,难怪美国不惜撕破脸皮,也要打压华为及中兴。

战争是昂贵的博弈,有学者统计1964年以前的5164年间发生之14513起兵戎相见冲突,损失财富如折合成黄金,足以铺成一条阔150公里丶厚10米的金腰带环绕地球一周。

往後各国军费更进入飞奔年代,2017年全球相关开支达到1.73万亿美元,平均每分钟有329万美元耗於军火研发。

网络攻击利器

为了达到征服效果的同时又减低人命金钱损耗,现代化新武器皆以延长攻击距离和扩大杀伤范围为目的,例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登场的巡洋舰丶战机;1939年二战期间初试啼声的航空母舰丶V1及V2飞弹丶原子弹;若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新武器又是什麽?答案极可能是同样能制敌於千里之外的网络攻击。

根据美国叛谍斯诺登爆料,中情局早已掌握入侵多个国家的政府电脑系统丶供水丶发电丶通讯丶金融甚至乎交通运输等网络的途径,以防一旦开战,可第一时间把对手「点穴」,造成社会大混乱,估计作出同样部署的国家不计其数。试想网络速度较4G快20倍的5G如应用在军事领域,「网军」便能随时随地发动密集袭击,犹如行动迅速的百万雄师在极速时间内瘫痪敌国,但成本却远低於出动飞机坦克。

产业升级引擎

回看过去30多年每次流动通讯提速,都衍生出新的商机,1G用来打电话,2G进化至发放短讯,3G可传送图片,4G能浏览YouTube或Netflix影片,为各行各业升级转型打造出全新跑道,5G的附带效应更是无可限量,包括人工智能丶云计算丶物联网丶机械人丶工业自动化发展可望进入飞奔,随着数据收集速度与数量大增,深度学习将大派用场,届时由电脑安排生产程序丶机械人打点家务,自动驾驶汽车依时依候接送上下班,铁路预早侦测系统是否正常,再非科幻片情节。

然而欲争5G先机,第一步是掌控规格标准,目前美国高通的LDPC丶中国华为的Polar,以及欧洲法国企业的Turbo编码技术正展开激烈竞逐。其中又以中国来势最汹,德勤报告指出,自2015年以来中国新建的5G无线通讯基地台花费,比美国还要高240亿美元,迄今中国已建设35万个5G基地台,美国数量不足3万个。内地三大电讯商据报已获全国范围5G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小米亦预告下季在欧洲推出首款5G手机。

可想而知,若然中国主导全球5G格式,不单国产手机近水楼台(华为手机出货量最新已超越苹果,将来超越三星登上全球一哥不足为奇),更可望成为全球网络语言的制订者,犹如当年英语取代德语,成为科学界共同语言。

主宰网络语言

不过,发展5G必须有高端晶片支援,而这正是中国的死穴,必须依赖美国进口,购买半导体的金额甚至超过石油。中国为拆解困局,一方面推动阿里巴巴丶百度丶华为等科技大厂投资开发晶片,另一方面则阻挠高通收购恩智浦,以免美国在晶片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而美国的反制行动包括拉拢盟友杯葛华为及中兴的通讯设备,以致至其生产的手机。

由於5G涉及中美未来在军事丶产业及网络的话语权,攸关国运盛衰,相信在可见的将来两国都不会罢手,90天的「休战期」其实暗涌处处,投资者不宜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