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大通 (JPM-US) 周三 (9 日) 宣布,随着气候变迁加剧影响金融稳定性,其将针对绿能与永续企业发行规模达 10 亿美元的绿色债券,以支持这些业者在环境维护上的贡献,加速节能减碳的脚步。
这将是摩根大通首次以公司的名义发行绿色债券,此前主要角色为协助客户与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预计该债券规模达 10 亿美元。
本次债券投资重心将聚焦于绿色建筑与再生能源,而煤炭、石油、瓦斯与核能将不会被考虑在投资项目中,而涉及现代奴役、童工以及剥夺人权的企业也不再投资范围中。
近日超越肉类 (BYND-US) 大张旗鼓进入中国市场后,人造肉商 Impossible Foods 也不甘示弱,于美国时间周二 (8 日) 宣布旗下人造肉产品将于香港开卖。
Impossible Foods 周二举行在线新闻发布会,财务长 David Lee 宣布旗下的不可能香肠 (Impossible Sausage) 本月将于香港正式贩卖,销售通路包含香港的星巴克以及 Triple O’s 等餐馆。
今年初中国因野味食用习惯使新冠肺炎爆发,引发中国与香港消费者对肉品的担忧。对此,Impossible Foods 执行长 Pat Brown 表示:“以往以猪肉主导的亚洲肉类市场,近期发现猪肉消费者转而购买人造肉的迹象正在上升。”
Brown因此强调,亚洲将会成为关键的成长市场。
谈到美国新兴车厂,首推特斯拉(Tesla),其市值远远抛离传统大厂福特(Ford Motor)和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产能也开始稳定达标,步上正轨。然而,Tesla却不是新兴车厂的模范,因为它走过太长和太多的崎岖波折,反是Nikola更值得其他后起之秀借镜。
Tesla如今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截至美国9月8日收市),以一间成立仅17年的车厂来说,成绩相当出众。可是,Tesla一路走来,却堪称荆棘满途。到近期,Tesla营运才开始渐入佳境。
不过,在近10年前,同业Fisker Automotive创立,走的是另一种模式。它借壳上市,集资约40亿美元,承诺在2022年投产,但之后不是找地建厂,而是寻找代工商Magna International,后者也有替宝马(BMW)和Land Rover代工部分车款。